新闻

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

字号+ 作者:汤贞敏 来源:《高教探索》2016年第4期 2016-06-04 15:28:34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广东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广东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广东教育系统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从全省大局审视,仍然存在着诸如全社会孕育国际化 人才的理念和氛围还没有形成,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度体系,公民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竞争意识,各领域高端国际化人才紧 缺等问题。对此,亟需采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健全规模性培养造就国际化人才的战略及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学校国际化教育,“走出 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国际化人才总量,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等系统化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当今世界竞争的根本在教育,核心在人才,关键在科技,国际化人才竞争日益成为决定各国走向世界命运极其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 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这种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于广东尤甚,因为广东历来对外交往频繁,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进出口贸易消长 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目前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 系,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极其重大的课题。由此,我们不得不清醒把握当今国际化人才竞争的背景、现状和趋势及 其规律特点,不得不理性审视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做法与成效、优势与不足,加快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一、先进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国际化人才的统一、明确、清晰的定义。笔者认为,国际化人才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 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总的来说,可以把国际化人才理解为具有较广国际视野、较强民族责任感、较强外语应用能力、较强跨 文化沟通能力,熟悉本行业国际惯例与规则、掌握本行业国际发展态势、可以参加本行业国际交流合作,能促进一个组织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人才。

  随着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许多先进国家多年来极为重视制定和调整优化国 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保持着甚至扩大了参加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概括起来,先进国家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把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先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更早经历国际竞争,充分认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意义,将此视作开发国际资 源、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积极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发达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一直 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委员会指出,美国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开发民众的国际能力,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决定我们 的社会——它是否自强(Competent)、自在(Comfortable)和自信(Confident)[2]。l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 法》,从法律和经济方面支持加强技术教育,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教学中所占的分量,支持高等学校课程国际化;1966年,颁布《国际教育法》,向高 校及有关机构提供资助以发展国际教育,增强美国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能力,建立国际理解桥梁[3];2007年,通过《2007年大学机会法》,在加强国际 教育方面规定扩大联邦学术竞争补助款计划之补助对象,包括学习关键外语第3、4、5年者,同时规定加强外语与区域研究奖助计划,经费用于赴海外研修外国语 言及文化课程[4]。在政府有关政策和法律支持下,一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得以规划和实施,如“富布莱特项目”“富布莱特—海斯项目”“本杰明·吉尔曼国 际奖学金项目”,等等[5]。政府部门实施的交流项目之外,还有众多基于高等学校的协会或联合会推进的国际化项目,如美国教育协会(ACE)设立的“国际 行动中心”等[6]。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日本政府不断重视提高本国培养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到了1983年,文部科学省成立专为内阁提供留学生政策咨询的21世 纪留学生政策委员会。该委员会于成立的当年就提出《关于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建议》,在阐明互换留学生对提高派遣国和接受国双方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互相 理解和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面对赴日外国留学生逐年增长的趋势所应采取的配套措施[7]。其后,日本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是文部科学省发布了诸多推 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到1998年后,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都认为,处于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 下,加强产学合作,共建学科专业,进而更好培育国际化优秀人才,应当成为日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极其重要的课题[8]。2011年度日本投入112亿日元联合 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12所知名研究型大学与16家顶尖商社和制造业、运输业等领域大企业共同推动优质教育与高新技术研发,以培养足以立足世界与应对国 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9]。为培养更多优秀国际化人才,日本于2014年春季在全国指定100所高中为“超级全国际化学校”,并表示将在下一年度的预算中 支出20亿—30亿日元,作为项目学校的留学事务经费和人员开支费用。该项目旨在“建立全新高中,培养能迎接世界挑战的全球领袖”[10]。

  (二)以学校教育为重要平台助推国际化人才培养。世界各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普遍强调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时 间长达十几年,是每个人接受正规而系统的教育极其重要的阶段,学校自然应该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学校教育中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和内容,普遍 提高社会基础人群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可以为培养造就高端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11]。199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美国2000年教育目 标法》,提出到2000年的8项教育目标,包括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支持各级教师、学者和其他个人的国际 交流活动;扩大和加强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美国人对外国文化的深刻了解,等等[12]。韩国政府1995年实施新的教育改革,将教育开放视为增强 教育国际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契机,出台目的指向“造就能够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才”的教改方案,期望通过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韩国传统性和国 际普遍性的合格人才;加强外语教育,以使韩国公民从小具备对外交流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语言能力和基本常识;推广“一学期海外实习制度”,让学生在国外拿学 分,促进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意识[13]。

  先进国家历来重视吸引外国留学生。美国在这几十年中始终加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是世界上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这些年,美国采取的举措多种多 样,如逐年增加H-1B签证数量、设立大学科研奖学金、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从事高科技开发的技术人员提供高薪等,助力保持全球最大的 留学生接收国的地位[14]。2014年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国际学生的比例分别达到36.24%、18.49%和22.98%。与此同时,美 国也积极鼓励本国大学生到海外学习。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是如此,均拥有外国留学生数十万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本世纪以来也都制定实施吸 纳外国留学生的具体计划。

  (三)以跨国企业为依托培养国际化实用人才。日本政府注重依托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在这当中,许多跨国企业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佳 能公司的行为指南的第一条,就是奉行国际人主义,即理解异国文化,努力成为诚实而有活动能力的国际人;许多跨国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如日本电气公司开设国际培训中心,对企业员工进行语言、国际商务、国际管理、海外工程项目等培训,既培养了国际化人才,又加快了公司国际化进程。日本还对 驻外人员进行语言培训、国际实务培训、国际经营培训,形成较为完备的国际培训体系[15]。其他先进国家也普遍利用跨国公司吸引和使用人才,或扶持本土企 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等办法猎取高级人才。

  (四)以海外培训或就业为手段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新加坡充分利用华人占总人口近75%的优势,把政府部门官员和经济学家派到中国的政府机构、 企业和科研院所,用1年时间学习经济事务和中国语言,用4-5年时间培养数百名精通中国问题的国际化人才[16]。印度政府把人才跨国就业作为培养国际化 人才的重要渠道,几十年来印度的大学生借助语言优势,可以自由地到国外去求职,正是这些在国外经受过锻炼的所谓“外流人才”,为印度的软件业发展作出了巨 大贡献[17]。

  二、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状况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培养国际化人才,得益于全面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教育系统充分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 进教育团组互访、留学人员互换、研究学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合作办学等重点领域工作。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力军,一批批国 际化人才成长起来,不断巩固提高和拓展深化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广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既遵循了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

  (一)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逐步建立。以往的人才培养大多采用单一培养机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此种培养机制逐渐暴露出较多的弊端,而协同培 养机制由于将相关的培养单位、培养资源纳入进来,能够集中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确保所培养人才既拥有较丰富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的转化知识 能力,因而逐渐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流。2013年以来,省教育厅先后会同省农业厅、林业厅、质量技术监督局、海洋渔业局出台一系列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 意见,同时推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建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联盟,如省教育厅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13年制定《关于加强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 的意见》,共同着力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熟悉WTO/TBT规则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赢得国际活动话语权的人才。

  (二)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逐渐成型。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内容,各高校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先进教育教学内容引入有关专业教学、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促进前沿科技成果和科学文化知识及时补充、融入到课程教材体系当中,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内 容,加强国际化素质与竞争力培养,适应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目标, 通过大力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途径,扩大国际项目覆盖领 域,提高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此外,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正在逐渐重视国际理解教育,部分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其 他国家及民族文化的精神素养;本土高校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通过国际学分互认等方式实施交换学生培养计划或开设相关课程,培养能以国际话语、国际规则去处 理国际事务或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人才,同时将成功做法、先进经验加以推广转化,促进自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国际化实践教育,依托包括外资企业在内 的行业企业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实习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民族责任感和国际专业知识、国际文化知识,以及外语应用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 力、国际交往合作能力。

  (三)中外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进展明显。广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签署了10多项省 级交流合作协议(备忘录),全省高校与世界各国及地区签署交流合作协议(备忘录)超过900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逐步形成。2013年,省政府 出台《关于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合作举办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的意见》,省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高等学 校。2000年以来,继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举办联合国际学院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落户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 户汕头,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于2010年9月在珠海合作举办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于2012年11月经教育部同 意设立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IWAR研究所的合作项目落户揭阳,等等。此外,还有一大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经常 性的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四)留学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广东一方面大力推动青少年双向交流,另一方面积极采取优惠倾斜政策,鼓励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来粤学习。2013 年,省政府设立来粤留学生奖学金,每年奖学金总额为人民币800万元,仅2013年就有596名来粤留学生获得1万—3万元不等的奖学金。2016年计划 安排1188万元资助905名来粤留学生。目前,全省有58所备案高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质,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被列为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 范基地。全省高校2015年共有留学生2.36万人,比2012年增长12.4%。

  虽然近年来广东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牵涉面广的战略性、系统性工程,仅有教育系统努力远远不 够。目前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格局,省级层面缺少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战略规划;公民 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相当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和学校领导缺乏国际化战略思维,对如何培养、引进和使用国际化人才还没 有清晰的思路与策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社会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各领域高端国际化人才相当缺乏,难以满足拓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基础教育学校开设国 际理解教育课程还处于比较自发的状态,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未能更全面地与国际接轨,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化人才使用、晋升机制仍不健全。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随着世界经济格局持续深刻变化,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理所当然地要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自贸试验区、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如劳 动力、机器设备、能源资源等实体资源为主转变为思想、知识、创意、科技、技能等智力资源与实体资源并重,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现有基础上,深 入实施科教兴粤、人才强粤战略,切实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健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国际化人才发展激励机制,重才用才,是广东充分把握参与国际经 济科技文化竞争主动权,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不可或缺的重大抉择。

  三、推进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策略

  适应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深刻变化,着力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贸易布局和投资布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格局,迫切需要确立政府、高等学校、行业企业作为国际化人才争夺、培养和使用三大主体的地位。这需要清醒审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把握关键策略,做到开发国内人才市场与国际人才资源相结合、全面吸引与重点引进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以加快契合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树立全社会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政府、社会、学校应充分认识全球跨国公司变化发展、生产活动分 工合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要素流动配置、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自由贸易区域分化组合、经济组织协调作用增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等一系列变革丰富而 深刻的内涵[18],主动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需求,把培养国际化人才放到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加以谋划和推进,一方面从省级 及地级以上市、高校、大中型企业层面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划体系,提供法规、制度、政策、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各级各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在各级 各类学校建立相适应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体系,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合作及参与国际竞争 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行国际理解教育,建立健全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体系。着 力推进各高等学校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开放办学理念,全方位融入国际化教育元素,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评 价,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领域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同时,采取国际联合办学、推动国际学生交流、国际合作科研 等途径,积极引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整合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教材,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强化外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校园环境,以学生国际交换培养、师 资队伍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为重要途径,以国际人才共性需求为教育内容关键指向,大力提高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力,力争跻身国际化人才培养主流, 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各行各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及国际竞争源源不断培养输送合格人才。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建设学科在培养、引进高层次 国际化人才上尤其要充分发挥聚合与辐射效应。

  (三)以“走出去”+“请进来”加速提高国际化人才总量。首先是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引 入国(境)外高水平教师、科研人才来粤授课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同时加大选派教师、科研人才赴国(境)外学习进修的力度,加快提高师资、科研队 伍国际化水平,这既是促进全省高校、科研机构跻身国际化人才培养主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提高国际化人才总量的重要途径。其次是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拓展与 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高层次学生交流、互换培养的学科专业领域和规模,同时着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来华留学生主要目的地。推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 点学科、重点创新平台显著提高国际化水平。第三是积极鼓励全社会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采用海外就业、海外就学、海外培训等多种方式赴先进国家学习提高,加强在 职公务员国际化培训。同时,展开国际化人才竞争,建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重点项目库,尊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本规律,采取超常规方式,通过创新团队引 进、领军人才带动引进、重大科研或科技项目开发引进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外方教学科研人员比例、经济技术移民、简化工作签证手续、提供更多“绿卡”和入籍机 会、增加科研经费、以全球人才市场为参照完善人才薪酬待遇激励体系等办法,规模性引进年富力强的海外高端人才或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包括推动中国出生的海外 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华裔人才回流,也鼓励在华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粤工作,争夺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

  (四)着力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效益。增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估标准,强化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估,对国际化人才 培养工程持续跟踪监测,加强领导、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困难、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有关政策制度和培养内 容、培养方式、培养进程,适时总结和推广成功做法与先进经验,完善吸引、选拔、使用、稳定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设计合理的国际化的人才衔接制度。充分实现 国际化人才培养效益的根本性举措是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指引和政策激励,促进国际化人才在新型智库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金融创新、高端制造业发展、参 政议政等领域充分发挥才干,着重吸纳和使用创意人才、高新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符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的领军人才,助力广东在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奋力前行,开创转型升级发展新境界。

  (五)持续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顺利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优良环境。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制度,引入能充分体 现国际化人才价值的薪酬待遇机制,解除其后顾之忧,充分激发其聪明才智;着力为国际化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国际化人才干事创 业和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9]。同时,支持行业协会(学会)与国际同行接轨,参与国际专业技术行业标准研制,以赢得国际专 业同行认可,促进我国专业技术执业资格与国际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衔接,从而使广东国际化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由省内、国内扩大到全球。从全局和长远来看, 使广东成为培养、引进和使用国际化人才的洼地和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除了提供高收入薪酬待遇和高发展平台,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有广东特色、与国际接 轨、适合人才长远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制度环境,如开放兼容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团队组织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激励政策环境等,特别是要加快建设 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经济及产业发展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中心,确保他们在创新创业中充分发挥才能、获得成就。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人才国际化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大课题——人才国际化问题研究与实践综述.2006年首都国际化人才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124-131.

  [2][14]聂名华,黄云婷.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J].学术论坛,2011(6):10,199-202.

  [3]王修娥.美国人眼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2001(4):40-43.

  [4]汪霞,钱小龙.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57-64.

  [5]李卫东.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J].湖北体育科技,2007(5):499-501.

  [6]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3.

  [7]王留栓,小柳佐和子.日本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与回顾[J].日本问题研究,2001(1):37-41.

  [8]日本拟投入112亿日元培养国际化人才[J].世界教育信息,2011(2).

  [9]日本读卖新闻,2011-01-17.

  [10]高彦颖.日本指定百所“超级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J].世界教育信息,2013(18):80.

  [11]邓丹萍.上海市国际化人才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陈鸿璠.1993-2000年的美国教育政策[J].石油教育,2001(5):111-112.

  [13]刘昌明.韩国面向21世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和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1999(6):45-48.

  [15]张晓晖.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

  [16]邓丹萍.上海市国际化人才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7]唐鉱,赵立军.北京市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53-56.

  [18]王辉耀.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M].人民出版社,2010.

  [19]唐鑛,赵立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J].成人高教学刊,2006(2):40-42.

1.立国教育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立国教育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立国教育网”或“立国教育联盟",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立国教育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立国教育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年终盘点 |中国教育报发布2020中国高等教育

    2020-12-29 11:12:18

  • 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020-12-11 11:19:05

  • 彭丽媛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女童和妇女

    2020-10-16 17:21:52

  •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

    2020-08-14 17:22:29

网友点评